這是一個在看診過程中
時常困擾病患的問題 (困擾病患也就困擾著醫生阿~)
要解釋這個問題
我們要先了解抽神經到底是在抽什麼?
抽神經,應該要先正名一下,改作 根管治療
簡單來說:就是把跑到牙齒內部(牙髓、根管)裡頭的細菌清除乾淨
(圖片修改自:http://www.shutterstock.com/) |
- 在淺層蛀牙的時候
因為蛀牙距離牙髓神經還有厚厚的一片牙本質保護著
不會有什麼感覺
把蛀牙清乾淨之後,補牙補起來就可以
- 但隨著蛀牙越蛀越深
牙髓神經對外界的刺激越來越敏感
時常在喝冰的或吃甜食的時候感到酸軟
- 最後蛀牙突破所有牙本質的防線,跑到牙髓神經之內
這時
一切都回不去了
牙髓神經因為蛀牙細菌感染,開始發炎疼痛
此時稱作「牙髓炎」
「牙痛不是病,痛起來要人命」的痛,就是這個個階段的痛
但是即使這麼痛
很多人對看牙的恐懼勝過這樣的疼痛
一忍再忍
- 就這樣,蛀牙的細菌隨時間慢慢地攻佔了整顆牙齒
最後牙髓完全壞死,又變得沒感覺了!(神經都被細菌吃死掉了,當然沒感覺)
但由於先前的疼痛都消失了
你卻誤以為你的牙齒戰勝了細菌,好像安然無恙
但其實這個時候牙齒裡面滿滿的細菌啊!
這時,就得透過抽神經(根管治療),才能治療這顆牙齒
但很多人想說:我牙齒又不痛,為什麼醫生要我抽神經?
就延誤了治療
但
你以為細菌會這樣善罷干休嗎
漸漸地,細菌開始突破這顆牙齒的防線
跑到周圍的骨頭裡,產生所謂「根尖病灶」
「蛀牙蛀到骨頭裡去了!」可能常常會聽到醫生這樣形容
到這個階段
就會在哪天,你抵抗力變差的時候
牙床整個腫脹,痛起來,甚至蜂窩性組織炎!
到時候不僅根管治療成功率下降
有時還演變成要拔牙才能治療的局面。
因此
不痛、沒感覺,不代表牙齒沒有出問題!
當牙髓壞死,此時時常沒有症狀,但確實是需要抽神經才能治療的呀!